清代乾隆年间,某地有个圣因寺,香火甚盛。圣因寺的住持号称四绝,一是画得一笔好梅花,二是一手瘦金体书法也号称远绍宋徽宗,三是说起佛来更是天花乱坠,第四就是做得一手好素菜,因此极受当地人推崇,视之为神僧。有一次,某将军解甲归田路过此处,听闻住持做得一手好素菜,便想来尝尝。和住持谈了半天禅,将军腹中也有些饥了。住持见状,便道:“将军腹饥,若不嫌弃,待老
凉州城北30里有个杨家寨,寨子里有个富户人家,东家姓杨,有个独子叫杨宗发,他不抽大烟不喝酒,但却喜欢赌钱,手气还一直不赖。这年,老东家过世后,杨宗发就成了东家。听说城里的赌场盘子大。于是,他就怀揣一万银元,跑到了凉州城里,想靠赌博发大财。在客栈里安顿下来后,杨宗发就直奔赌场,他先没押宝,而是仔细观察了起来。赌场用的赌具是小牌九,赌客押宝后,庄家给每个赌客发两
福州的三坊七巷,有一间名为“抱坛”的酒家,虽开在巷子里,可生意却很好。抱坛是一个姓霍的人开的,本名叫霍期也,酒客也改称霍七爷。这七爷不是福州府的人,听说来闽之前,是从成都逃难至此的。但不知为何有本事,开成了酒家。三坊七巷,素来三教九流,齐聚于此。鱼龙混杂,那贪酒的,有穷鬼,也有富余者,就是专好抱坛的酒。端午这天,抱坛的老主顾,又凑成了
这天,还没吃午饭,苗王爷就“咯咯”地打起了饱嗝。这已成为怪疾,他每次遇事就打嗝,事越难办,嗝打得越厉害。那到底他又遇啥难事了呢?原来,是土匪要来攻打姑娘寨了。安史之乱后,大唐走向衰败,姑娘寨周边开始闹匪患。土匪们杀人放火,收掠钱财。掐指一算,土匪下山袭扰的日子又要到了!苗王爷无计可施,打着嗝走出王爷府,猛看见女儿苗禾苗和一个后生蹲在地
临川城被临河一分为二,分别称为南城和北城。俗话说:“展城南,邓城北”,意思是河南边基本都是“百川钱庄”展百川的产业;河北边基本都是“如海镖局”邓如海的产业。展排在邓前面,因此邓如海无论家世名声,一直被展百川压过一头。这天,邓如海找来一个外号叫“赛时迁”的神偷蔡升,
清朝,淮安有个名医叫吴鞠通,他医术高明,所赚的银子,不是救济穷人,就是用来铺桥修路,老百姓提起他,没有不竖大拇指的。年轻的时候,吴鞠通在济南府大明湖畔行医,邂逅一个叫易雨晴的小姐,两人一见倾心。可易雨晴父亲是富商,坚决不同意把女儿嫁给一个学医的。吴鞠通绝望地离开了济南,回到了故乡。这年冬天,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在吴家门前跪下来,说要求见吴鞠通。家人赶紧禀告。
明崇祯年间,登州府有一个商人,名叫金诚多,原本只是个豆腐坊的小作坊主,可他凭着一双慧眼、一副好脑子,从小做大,经过几年苦心经营,一跃成为登州府第一商!话说早秋的一天,金诚多外出收账,经过一片地头,只见地里的高粱、玉米长得高大粗壮。金诚多不禁思忖道:今年的高粱、玉米为何长得这般高大?他下了马,随手折断一根高粱秆,只见断裂处爬满了白色的小蠕虫!他皱皱眉头,又到其
古时候,在大森林里,住着一个大婆猕。婆猕在仫佬话中,是一种半人半熊的妖怪。婆猕留着一根长辫子,它不会梳头,头发总是乱蓬蓬,生了很多虱子。婆猕每天都到山道口上等着,碰上寨子里进山的姑娘,就拉着她们帮自己梳头、打辫子、找虱子。谁若不肯,它就吃掉谁。各寨子的姑娘都怕上山。山下村子里有一个聪明、勇敢的姑娘,名叫侬秀。一天,侬秀对阿妈说:“我上山砍担柴卖,
北山乡有一个财主,为人非常吝啬,空有家财万贯,不但不行善积德,还经常干些灾年屯粮、雪夜逼债的缺德事。财主老婆只生了一个女儿,就再也没有生育,眼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,快到出嫁的年龄了,财主心里算计开了:膝下就这一个女儿,要是嫁到别家,以后这家业交给谁?招上门女婿吧,可万一把家业都交给了女婿,等我们老两口都闭了眼,这女婿要是变了心,到时连我女儿都给赶出家门,那不是
话说这一年夏天,久旱无雨,禾苗焦枯,县老爷在十字街头贴了一张布告,重金募人祈天求雨。布告一贴就围了不少人,其中有一位白秀才。他看过布告后,心情再难平静。天哪,不管哪路高人奇才,只要祈出一场雨来,县老爷就赏给白银一百两!想想自己也就一个落魄秀才,一事无成,每天在这街头摆张破桌,给人写些对联,挣几文小钱度日。唉,早年自己如果钻研奇门遁甲之术,学一些呼风唤雨的本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