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感悟生活 

从大华到零跑:她如何把「汽车界优衣库」开进欧洲?

时间:2025-06-05 10:26 阅读数:27人阅读

中国汽车正在加速驶向全球,但这条出海之路,远不止于销量与份额的争夺。它更是一场关于设计语言、文化共鸣与情感价值的深层对话。

当技术参数逐渐趋同,真正构成差异的,是谁能真正读懂不同市场背后的人。零跑汽车设计师虞舒悦的答案是:用「无需翻译的美」,与世界建立连接。从欧洲街头到亚洲都市,她和团队用一辆辆「全球车」证明,中国品牌出海,不仅是商业版图的扩张,更是一次关于「如何与世界共情」的实践。在这条路上,比参数更重要的,或许是那瞬间让人心动的能力。

文|噜皮

年轻人想要的,不止一辆代步工具

在智能电动车的风口上,设计早已不是「锦上添花」, 而是在一辆车能否被看见、被记住的竞争中,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。对Z世代而言,一辆车不只是通勤工具,也是审美宣言,是可移动的自我空间。

在这样的基础上,「年轻人需要一辆什么样的车?」这个问题似乎被反复提起,却很少有人真正停下来,认真地试着给出一个回答。直到2025年春天,一辆叫做零跑B01的车出现在大众视野中,它背后的主设计师是虞舒悦。

虞舒悦鲜少在公开场合露面。但这十年,她从零开始参与零跑汽车的设计工作,从最初的概念草图到现在的全球车型,她和团队一起建立了零跑的设计语言。

5月,《人物》在杭州见到虞舒悦。她性格坚韧、对设计充满热情。她不是所谓的「天才设计师」,最初学的是工业设计,毕业后进入大华,从事电子产品设计工作。

她说,那个阶段不仅要自己去用软件建模,全流程的跟整个产品的设计,还要完成用户和竞品的洞察。她学会最多的,是如何看清一件事的全貌。

2015年,虞舒悦在老板朱江明的邀请下,进入了零跑的汽车设计团队。那时国内的新势力品牌刚刚起步,一切都在摸索中。

虽然对汽车了解不多,但虞舒悦很快适应了新角色。她花了很多时间学习汽车设计知识,意识到汽车不仅是艺术品,更需要考虑法规、技术和用户需求。

虽然跨专业学习的难度很高,但她从来没有退缩。因为她知道,「外界不会因为你是转行过来的,就原谅你走错的每一步。」她用了十年的时间,在行业里精打细磨。

在最早接触工业设计时,虞舒悦就被日本设计大师深泽直人深深影响。他的设计核心是「无意识设计」,即当你触碰一个产品时,它天生就应该是这个样子,与肌肉记忆、生活经验、身体直觉高度贴合。

而汽车作为一个日常使用的交通工具,更应该注重人的生活细节,方便人的生活习惯。这跟虞舒悦到大华和零跑后,理解到的价值观是一致的,产品永远服务于人。

真正进入汽车设计后,她始终坚持这一点,人车的舒适性,是比炫技更重要的事。因此,零跑的汽车设计一以贯之了圆润、饱满的风格,兼顾视觉的大气。

这个大气,是虞舒悦认真市场调研的结果。她曾到很多门店观察来看车人的表情和对话,大部分人最后都会回归这个词。她曾经以为,大气更多是中年人的追求,但后来发现,大气作为一种气质张力,是所有年龄段都追求的。不管是外观线条,还是内饰空间,每一处都得经得起长期使用的审美考验。

因此,哪怕是为年轻人设计车型,她也坚持这种理念,不过分张扬,不特别标榜个性化。在创新的基础上,有所克制。如今在零跑B01上,「大气」更加具像化。它不是靠锋利的轮廓来吸引注意,而是靠恰到好处的留白、对材料质感的考量,以及不去压迫感官的比例关系。

虞舒悦的坚持和创新,让零跑真正进入大众视野。设计从未拯救一个品牌,但它可以成为品牌被看见的开始。2025年3月,这一「看见」转化为了实际:根据各汽车品牌公开发布的销量数据,零跑汽车单月销量突破3.7万辆,超过理想、小鹏等多个新势力品牌,登顶中国市场新势力月销榜。

数字的背后有诸多变量,但至少有一点是确定的:人们开始因为「它看起来像我想象中的车」而靠近。

中国设计师,正慢慢走到台前

B01的出现,远不止是一辆新车的诞生。它在某种程度上透露出一个趋势,中国的汽车设计师,正在被更多人注意到。

2023年,虞舒悦接到了一个新的任务:为零跑设计一组更面向全球市场、更符合年轻审美的新产品系列。这个项目被命名为B系列,在公司的产品规划中,它将承担起「年轻化、高品质、智能化」的使命。

B平台将陆续推出三款车型。其中,已经交付的B10是一辆SUV。在虞舒悦看来,SUV常常与家庭、实用性绑定在一起。而正在准备上市的B01,则是一款轿车。她观察到,买轿车的用户,往往比SUV用户更追求个性。

虞舒悦大胆创新,她决定组建一个全新的设计团队,一群敢想、敢试、也敢跟她「唱反调」的年轻人。她希望在这辆车里,注入年轻人对世界的观察方式与情绪感知,大家能更勇敢地去试。

她没有固守过去成功的经验,而是更愿意听取年轻人的建议。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下,B01的灵感开始发芽。团队围绕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展开讨论:速度最快的生命体,应该长成什么样子?

他们寻找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猎豹或鹰隼,而是一种很少被提及的生物:旗鱼。一种生活在深海中速度最快的生命体,优雅、迅疾、充满蓄势待发的力量感。

快,是这个灵感的核心。最终落在B01的车身上,是一条毫无拐点的侧面曲线,贯穿整辆车的视觉中心。为了实现这一灵感,并同时满足内部空间、结构布局与风阻系数的严苛要求,虞舒悦带领团队进行了多轮方案推演,精雕细琢,最终凝结为从B柱向后一气呵成滑落的「17.2°驭风美学溜背」,不仅完美解决了空间与风阻的难题,更以一道极致流畅的弧线,将旗鱼般的速度与优雅凝固于车身。

这套源于流体力学原理的设计逻辑,也让B01达到了0.197Cd超低风阻系数,这意味着车辆行驶时受到的空气阻力更小,能耗更低。

真正打动人的设计,恰恰来自这种看不见的坚持。除了车身轮廓,更为独特的设计,是副驾前方的一块区域。那是一个留给用户共创的界面,副驾拓展坞。六个自由组合的拓展孔,可以插入手机支架、香薰模块、咖啡杯等等。有人把它改装成一个化妆台,有人把它改装成一个小餐桌。

这个设计最初来自一个生活灵感:宜家的洞洞板。对虞舒悦来说,这个想法非常超前,她不知道市场反馈会怎么样,但她还是听取年轻人的意见,放手一搏。

事实证明,她的判断是对的。社交媒体上,用户分享的改装方案迅速走红,副驾拓展坞俘获了年轻人。因为「它没有规定你应该怎么用,但你会忍不住去发挥」。虞舒悦说,好的设计,永远比市场早半步。这增强了她对「年轻化」的理解:不是单向输出,而是互相靠近,愿意打开自己去连接、去表达、去选择。

穿越国界的语言,是美和情感

汽车在变得越来越智能,但情感,依然是它最贵的部分。

2023年10月,零跑汽车迎来了一个新的身份,他们与全球第四大车企Stellantis集团达成战略合作,成为第一家与国际汽车巨头深度绑定的中国新势力车企。

这是一次双向奔赴,这场合作带来的不只是资金注入和渠道拓展,更是一场视野和标准的双向碰撞。Stellantis看中零跑的技术前瞻性与产品落地速度,零跑则看中Stellantis的全球生产网络,加速全球化布局。

而对虞舒悦来说,全球化的意义远不止于地图上的扩张,也是设计语言里的一道门槛。她开始反复思考一个问题:什么样的设计,是跨越国界,不需要翻译的?

她找到四个关键词:安全、效率、美、舒适。这四个词横跨语言、文化与地区差异,构成了人类最基础的使用体验。它们不属于任何特定市场,却能与任何一个人建立链接。

因此,在面向全球市场的B01上,虞舒悦选择了极简主义作为表达方式。不是冷漠的极简,而是带有温度的节制。她始终认为,好的设计不该让人有距离感。要让人愿意日复一日地使用,甚至在时间中更喜欢它。

这种态度,也体现在她对「美」的表达上。在B01的颜色选择上,零跑与Pantone色彩研究所共同开发了摩根粉。灵感取自马达加斯加出产的摩根石,在光影中折射出柔雾般的浪漫粉调。车漆采用特殊双层结构:有机层(内层)锁住天然粉调的透亮感,无机层(外层)构建起抗老化的防护屏障,能够应对烈日、雨雪等日常环境的冲刷,持久守护这份浪漫。

这类设计哲学,并非最近才萌生。早在零跑创立之初,创始人朱江明就曾对她说过一句话:「我们要成为汽车界的优衣库。」这不是一句营销口号,而是一种通用性的设计目标,找到汽车在全球通用的解决方案,可以被不同审美背景的人认同和使用。

但全球化从来不是复制粘贴的过程。每一个国家的法规不同,每一片土地的用户偏好也不一样。面对这些不同,虞舒悦的答案不是「做加法」,而是「做减法」。不让设计变得复杂,而是回到最初的内核,什么才是人共通的感受?除了外观上的耐看,这个答案也指向一种情感链接。

2024年,她去到了意大利balocco试验场,她坐进了一辆顶级跑车的副驾,车子冲进高速弯道,强烈的推背感扑面而来。在那一刻,她被打动了,她几乎忘了自己是设计师,而只是一个被机械、速度与情绪击中的普通人。

这让她相信「情绪化设计」的重要性,在智能化、大模型铺天盖地的今天,一个人愿意反复靠近一辆车,最终一定是因为感受到了某种属于自己的情绪落点。

在虞舒悦过去十年的设计旅程中,她亲眼看着汽车从一个高度工程化的工业产品,逐渐演变为一个可以装载情绪、表达身份、延伸个体的存在。它不再只是能跑的机器,更是一种陪伴,是一个空间,是对生活选择的一种隐喻。

虞舒悦用十年的钻研和创新,最终让零跑真正驶入欧洲。进入欧洲市场一年多,2024 年底零跑在欧洲的交付量就已经超过 1.3 万辆。2025 年,这个数字预计将达到 5 万台。

设计的意义,也许就在这些不动声色的共鸣里慢慢生长。而她始终相信,美与情感,是世界上最不需要翻译的语言。